您现在的位置:
第六十六期:深圳质量应有全球视野
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17-03-21
委员专家热议“质量成就未来”
深圳质量应有全球视野
“在深圳质量这个大的口号下,每个人都要有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眼高手低’。眼高,就是放眼世界一流水平;手低,就是低头做好每件事。我们只有眼前不苟且,才有诗和远方。”
3月19日下午,市政协主办、市政协办公厅承办的今年首场“委员议事厅”热议“质量成就未来”。在活动中,委员、专家和观众们围绕什么是深圳质量、深圳质量的短板和如何提升深圳质量展开热议。
19日下午,市政协主办、市政协办公厅承办的今年首场“委员议事厅”就“质量成就未来”展开讨论。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深圳质量是“大质量”概念
什么是深圳质量?活动中,嘉宾们对此有一个共识——深圳质量是“大质量”概念。
“深圳质量不仅仅包含通常所理解的产品、工程、服务的质量,还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政府服务在内的全面发展问题。”市政协委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院长李翔说。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住房研究会会长陈蔼贫也认为,不能将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简单理解为某个优质产品或品牌,而要有全方位、全球化视野。“一言以蔽之,深圳质量就是用世界一流的标准、世界最新的标准打造民生社会、推动政府改革,推动深圳成为世界一流城市。”
“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深圳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在全国遥遥领先,且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品牌,比如华为、腾讯等,他们都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行业标准制定者。我想,深圳质量的现在和未来,无疑意味着有更多深圳的企业和品牌成为标准的制定者。” 深圳之窗网CEO陆亚明说。
在市市场监管委质量处处长崔红兵看来,无论怎么定义深圳质量,提升深圳质量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老百姓能够过上更好、更有质量的生活,使质量成果为我们老百姓共享。“我们提高经济质量是为了让我们经济发展更可持续,而社会质量提升是为了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
品牌建设及国际标准话语权亟待提升
多年来,深圳全市上下都在持续为打造深圳质量而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虽然深圳质量已成城市名片,但嘉宾们认为,深圳质量仍有不少短板亟待补齐。
“深圳的玩具产业99%都是面向国际市场,都能够按照国际先进标准、高质量要求进行设计、制造,但是大多没有自己的品牌。一旦海外市场波动转入内销的时候,基本上市场没有人了解。”李翔表示,品牌建设是当前深圳很多企业提升发展质量的“瓶颈”。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署长高瞻介绍说,2016年深圳的进出口总额比1992年增长了近30倍。这充分说明了深圳在外贸经济领域实现了量的扩张。但与此同时,去年深圳有涉及300多家企业的55批产品因为质量不合格被海外客户退订,深圳企业也面对多起贸易摩擦案件。“这说明深圳企业掌握国际规则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深圳PTC申请量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总监路宏峰却指出,虽然深圳知识产权体量不断增大,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并没有跟上,这将影响我们创新持续跟进。另一方面,去年深圳主导、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高达249项,走在全国前列。深圳也成为国家唯一的标准国际化创新试点城市。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家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深圳。“这说明什么问题?就是我们在国际标准话语权方面还比较弱。”
民生发展质量方面,场下观众、市政协委员李毅对高质量的教育设施的建设提出了看法:“政府规定,1000户的小区要配套建幼儿园。但是为了规避这个规定,很多开发商把小区规模建成900多套房子,因此很多近千户的小区挨在一起却没有一个幼儿园。怎么办?孩子去哪儿上幼儿园?”除了幼儿园建设问题外,李毅认为,深圳垃圾分类搞了六七年,但到目前为止人均垃圾焚烧和填埋量还在逐年上升,落后于上海,也是应当引起关注的“质量问题”。
“当前,深圳投入新一轮治水攻坚。我们希望接下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除了深圳蓝,能让‘深圳清’成为深圳又一张名片,也成为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的代名词。” 深圳卫视知名评论员余治国认为,环境质量提升是提升深圳质量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
把质量教育植根于城市文化中
如何更好地提升深圳质量?场上嘉宾纷纷支招。
“有一个做服装的企业家说,他们做出口单,员工特别集中精神,但是做国内单就放松了。因此,我觉得质量首先是意识问题,其次才是技术问题。” 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质量协会执行会长李榕认为,当前,全民质量意识亟待提升。
“经过我们多年观察,愿意在企业开展质量小组活动、设立质量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长青企业。”李榕说,华为有6000个小组、中兴通讯有2800个小组在观察考评企业质量管理。深圳拥有数量庞大的企业,但现在参与的企业不足千家。“所以在这方面还有更大空间,要让更多企业去参与这个活动,加强全员质量意识。”
“没有质量的消费和使用,就不可能有质量价值的实现。”李翔表示,在提升深圳质量的过程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市民的全程参与,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质量文化。“质量提升基本上都来源于消费端标准的改变,市场准入端标准的改变必然引起制造商和供应链整个上游质量的改变。”
“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全民质量意识教育,让质量成为每个人的习惯,成为城市文化。”李榕建议。对此陈蔼贫也表示赞同。“要把质量教育和创新意识根植我们的文化中去,让每个深圳人把质量内化于基因、内化于血液。”
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强大深圳质量内核
“深圳质量的内核就是创新。”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总监路宏峰则认为,对于企业家来说,要纠正追求质量意味着成本增加的认识。他举了两个例子作为佐证:深圳家具行业提升甲醛限量标准生产出符合欧盟、美国标准的家具,以及深圳一家婴幼儿服装企业按照高于国际标准的深圳标准生产出符合深圳质量要求的产品,都是通过创新实现,但并未增加成本。
路宏峰认为,深圳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创新驱动这个要素。因此深圳在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在美国90%以上专利纠纷不是通过审判,而是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真正进入审判程序只有10%,这就是听证程序这样的安排。深圳是否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在全国率先创立一个由法院系统授权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构,用这个机构快速调解知识产权纠纷问题,保护企业创新热情,优化我们创新驱动的外围环境?这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提升深圳质量政府应起到示范作用
“质量提升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高瞻认为,打造深圳质量需要政府承担起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公正公平公开的营商环境、法治化的政府服务需要有政府主导营造,在社会建立质量的意识和进行质量教育,也离不开政府发力。”另一方面,高瞻认为,在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新常态下,深圳怎么样再造有深圳质量的外贸优势,同样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政府要打造一个适应现代经济环境的外经贸管理机构,积极支持企业利用好各种政策,支持企业引领和制定国际贸易规则。”
“提升深圳质量,政府应起到示范作用。”陈蔼贫认为,政府的一言一行,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影响举足轻重。“比如在企业发展方面,我们不知道当前的哪些小微企业中会站出如华为、腾讯般的‘巨人’,但政府要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更好的法治环境、扶持奖励政策、容错机制等,让他们更好地提升发展质量。”(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编辑:蔡励敏